如何判斷活性炭過濾器的布水器是否正常?-杭州鑫凱
2025-06-01 點擊量:
判斷活性炭過濾器的布水器是否正常,需從運行狀態觀察、反洗效果評估、設備停機檢查三個維度綜合分析。以下是具體方法和判斷依據:
一、運行階段:觀察水流均勻性與壓力變化
1. 水流分布均勻性
現象判斷正常:過濾器進水時,水流應均勻通過布水器,無明顯偏流、渦流或局部 “涌泉” 現象。
異常:若某區域水流急促、其他區域水流緩慢,或罐體表面有明顯水流旋轉(如頂部觀察孔可見),可能是布水器破損、堵塞或安裝偏移導致水流短路。
操作建議停機后從頂部人孔觀察布水器表面水流痕跡,若局部濾料被沖刷凹陷或堆積,提示布水不均。
2. 運行壓差與流量變化
壓力監測正常:同等進水流量下,運行壓差應穩定在設計范圍(如 0.03~0.05 MPa)。
異常:壓差突然升高:可能是布水器篩網 / 濾帽堵塞(如碎炭、雜質堆積),導致水流阻力增大。
壓差顯著降低:可能是布水器破損(如濾帽脫落、篩網破裂),水流未經濾層直接通過,即 **“穿流” 現象 **。
流量對比若進水流量不變但出水流量明顯減少,可能是布水器堵塞;若出水流量異常增大,需警惕布水器破損導致的短路。
二、反洗階段:評估濾料擾動與跑料情況
1. 濾料膨脹與翻動均勻性
反洗觀察正常:反洗時活性炭應均勻膨脹(膨脹率 40%~60%),整層濾料呈懸浮狀態并緩慢翻滾,無局部 “死區” 或劇烈撞擊聲響。
異常:局部濾料不翻動:可能是對應區域布水器孔眼堵塞或管道不暢,導致反洗水無法均勻進入。
濾料劇烈撞擊罐體:可能是布水器開孔過大或分布不均,反洗水流集中沖擊局部濾層。
2. 跑料(濾料流失)檢測
反洗排水觀察正常:反洗初期排水含少量細粉炭(安裝初期正常磨損),但持續反洗 5 分鐘后應無明顯顆粒狀活性炭。
異常:反洗排水中持續出現粒徑≥0.5 mm 的活性炭顆粒,且濾料層高度下降,提示布水器濾帽縫隙過大(如 > 1.0 mm)或篩網破損。
量化判斷反洗結束后,測量濾料層高度(標記罐體刻度),若每次反洗后高度下降 > 5 cm,需檢查布水器密封或孔徑是否匹配活性炭粒徑(通常濾帽縫隙≤0.5 mm,篩網孔徑≤0.8 mm)。
三、停機檢查:拆解布水器與功能測試
1. 外觀檢查與物理性能測試
布水器結構完整性
拆卸人孔蓋,目視檢查布水器(常見形式:濾帽式、篩網式、支管式):濾帽:有無破裂、缺失、密封圈脫落;縫隙是否被碎炭、泥沙堵塞。
篩網 / 支管:篩網是否破損、焊點脫落;支管是否變形、接口松動。
示例:若濾帽密封圈老化開裂,反洗時高壓水流會從縫隙噴射,沖散濾層并導致跑料。
孔徑與濾料匹配度
用游標卡尺測量濾帽縫隙寬度或篩網孔徑,需小于活性炭最小粒徑(如活性炭粒徑 0.8~2.0 mm 時,布水器孔徑應≤0.8 mm)。若孔徑過大,細顆?;钚蕴繒S反洗流失。
2. 布水均勻性測試(水壓試驗)
空罐注水測試
排空濾料,向罐內注入清水至布水器上方 50 cm,關閉進水閥,觀察水位下降速度是否均勻。
若某區域水位下降明顯更快,提示對應布水器孔眼過大或破損(如濾帽脫落導致 “漏水點”)。
反洗模擬測試
不裝濾料時開啟反洗泵,觀察布水器各孔眼出水是否均勻:正常:所有孔眼應同時噴水,水流強度一致,無 “強弱不均” 或 “不出水” 的孔眼。
異常:個別孔眼不出水或水流細弱,可能是內部管道堵塞或孔眼被異物遮擋。
四、輔助判斷:對比歷史數據與水質指標
1. 運行數據趨勢分析
記錄布水器正常狀態下的運行壓差、反洗耗水量、濾料補充頻率等數據,若出現以下變化,提示布水器可能異常:反洗耗水量突然增加(無操作參數調整時):可能是布水器破損導致水流 “無效循環”。
濾料補充頻率顯著提高(如每月需補充 > 10% 濾料):可能是跑料問題未解決。
2. 水質波動關聯分析
若布水器異常導致水流短路,可能出現:出水余氯、COD 等指標周期性波動(未經過充分吸附的水流混入出水)。
活性炭層局部提前失效(偏流區域濾料負荷過高),導致整體吸附周期縮短。